坐著坐著
就開始亂想起來
先想到竹科薪資為什麼越來越低
一開始覺得是似乎IC Design進入了完全競爭
但後來再想想 似乎Labor Market才是主因
過多的供給 培養出很多這方面的人才去填補業界需求 (ex: 矽導計畫, 還有資電研究所招生的人數)
嗯 供過於求的世界於是出現
配上強悍的Recession襲擊
嗯...公司無法賺錢
分紅當然等於0
分紅費用化 只是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出錢的是大爺
股東的權益不能被漠視
所以只能先砍營業費用 也就是薪資...
再來想到這次的Recession
Business cycle到底是不是貨幣惹的禍?
接下來舉例印證
葛林斯潘長期的低利率釋放出過多貨幣
熱錢無處去
助長了衍生性商品的火苗?
嗯~ 那Friedman主張維持一個固定的貨幣成長率 似乎有其道理
那我們在股市中該如何應變呢?
巴菲特的 "希望總在絕望中誕生" 聽起來很哲學難以掌握
但又那麼真切的反應出人性
什麼叫作絕望?
在台股跌破4000點時
那時雖然覺得不合理 覺得這種跌法似乎台灣要毀滅了一樣
但還是不敢進場去接
甚至還有想進期貨選擇權市場放空的念頭 想賺一小筆
事後發現台股本波低點落在3955點...
再回來貨幣
科斯托蘭尼也說過
降息後十二個月會有多頭行情
因為寬鬆的貨幣會再流入股市
美國降息起點: 2007中之後
http://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graph/?chart_type=line&s[1][id]=FEDFUNDS&s[1][range]=5yrs
美股多頭起點: 2009第二季
http://tw.stock.yahoo.com/us/q?s=^DJI&tt=6
台股多頭起點: 2009第二季
http://tw.stock.yahoo.com/t/idx.php
間距大概是18個月
另一個教訓 For me
當美國開始降息時
要哀矜勿喜
降息表示預料經濟前景會較差
不要受媒體起舞
說降息熱錢會跑到股市
股市終究會反應經濟基本面的
如果美國首度大幅降息 (ex: 3碼)
這時候要做的事
就是全速逃離市場 一點都不能眷戀
不要再想台股第三季是傳統旺季之類的夢了
想完了...
該睡了~
- Aug 19 Wed 2009 02:09
隨意亂想 - 竹科薪資, Business cycle, & 股市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