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retton Woods System摧毀了金本位制
從此美國得以開始印鈔票
美元成為國際間計價的貨幣
(當然金本位制也有很大的問題)
也同時催生了IMF
Plaza Accord(廣場協議) 發生在1985
美國第一次為了解決巨大的貿易赤字
協議當時幾個大出口國升值其貨幣(日本 德國 英國 法國)
美國挾其最大市場(or 最大拳頭?) 這些國家的貨幣在三年內的急遽升值
日本最慘 三年升值了86.1%
日經隨後也衝上接近40000
買下東京土地的錢可以買下全美土地 (也成為歷史)
看了一些資料覺得這根本就是造成日本泡沫經濟很重要的原因
但那段期間 日本還是繼續堆積外匯存底
問題並沒有徹底根絕
現在美國又想把自身經濟問題和龐大經常帳赤字轉移到中國上
要求中國升值人民幣
中國當然不願重蹈覆轍
而且中國內部房價已經很高
如果人民幣急升 炒樓炒股的投機風潮可能會爆發
難保不會走向日本泡沫的這條路
而且中國還有就業問題
中國要出口來增加就業
其實中國有不少隱性失業的人 在是在掏寶網上註冊個帳號 不一定要買東西 就可以算就業了...
中國當然要捍衛自己利益為先
總之 這段影片作的真的不錯XD
補充:
為什麼會拿阿根廷作譬喻?
因為阿根廷屢次不能償還其外債 和 屢次的通膨
造成經濟一直不振 (at 1913 阿根廷還是世界上前十有錢的國家 以人均GDP來算)
節錄自Wiki:
"阿根廷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高度受教育的人口,出口導向的農業部門,多樣的工業基礎。這個國家在歷史上有一個相對其它拉丁美洲國家龐大的中產階級,但這些人群在一系列的經濟危機後減少。今天,這些人群仍然富有,他們與數百萬生活在貧困中或瀕臨貧困的人群形成強烈的對比。
70年代晚期,國家所累積的債務和每一次的通貨膨脹使國內民不聊生。在1991年,阿根廷政府將披索兌換成美金,並且限制其幣值的成長。接著從1995年到2001年,政府著手於貿易自由化、制度鬆綁化、資產私有化。如此抑制住通貨膨脹的情況,並且使得GDP成長。但國外市場經濟上的打擊使得此一套系統的成果並不顯著,造成此制度在短時間內的崩解。
2002年,阿根廷不能償還它的債務,GDP下滑,失業率超過18%。比索貶值75%,
情況在2005年有所好轉,但仍有大量的失業人口乞求食物或錢,尤其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郊。他們其中一些人無家可歸,不过至少有一個小型非營利人道主義組織在每個星期的大多數日子裡分發免費食物給他們。"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